其他

【人生】90后教授走红,读书和不读书差别在哪里?

2018-04-03 清友学社

点击上方“清友学社”关注我们  ↑

迈入2018,最后一批90后也该进入大学了,而第一批90后,在朋友圈脱发了、离婚了、出家了……

 

也有一些,在成为人生赢家的道路上领先了许多步。


前不久,湖南大学的90后副教授陈少威上了微博热搜。



吸引大家的,不光是他的颜值,还有他的简历:出生于1991年,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,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直博资格,毕业后,被湖南大学法学院聘任为副教授。

 

有网友感叹,简直就是小说男主走进现实。

 

90后年轻教授,陈少威并不是唯一一个。

 

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90后美女老师杨树,也曾在微博上引起大家关注。



根据公开简历,杨树不仅是首批香港博士奖学金获得者,而且在国际顶级期刊、会议上发表过数十篇论文。

 

除此之外,还有1990年的刘明侦,已经是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。

 


再看她的简历:本科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,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,随后在牛津大学读博。23岁时,发表在《自然》杂志的论文迅速成为其研究领域里引用量前三的文章……

 

年轻有为已经足够让人佩服,而这些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年轻人,更是让人羡慕。

 

在这些人身上,我们看到了,读书给人带来的深远影响。


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是不一样的

前段时间有个新闻:19岁的小赵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本科,而父亲认为读大专没用,便让女儿和自己一起摆摊卖韭菜盒子。


父亲说:“人家本科生、研究生出来都没人用,4年花十几万,也耽误时间。”



但是,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,从来都不只是那十几万。


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来说,读书能够让他们有机会拥有选择的权利。

 

曾经有两个90后美女网红在直播平台上直播撕书,同时称:“我不读书照样开跑车,大学生也得给我打工”。

 


有人质疑炒作,有人称这样的书撕了也不为过,也有人认为只有读书少了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。 

 

但是无论如何,能够说出“不读书照样开跑车”这句话的人,显然没有理解读书的真正意义。

 

《读书与美丽》中,严歌苓道:


“读书这项精神功课,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,使人从世俗的渴望(金钱、物质、外在的美丽等等)中解脱出来。”

 

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让人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,而是为了让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与丰富起来。

 

即使在一些大家看来早已“功成名就”的明星身上,我们也能轻易看到读书对人的影响。

 

文学批评家朱大可说,李健是中国罕见的知识分子型音乐人。《我是歌手》采访拍摄到李健的家里时,大家都被他的书架震惊了。

 


他酷爱读书,在《我是歌手》热播后,也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,疯狂接商演刷存在感,而是选择避开风头,一如既往地和所有音乐创作以外的事情都保持着距离。

 

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他的《读书的“无用”与“有用”》:


“所谓读书的意义,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,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,而不至于狂妄。”

 

胡歌则是另一位“好读书”出名的明星。

 

遭遇车祸,处于人生低谷时,他开始阅读、写作。他在专栏文章里写:“如果皮囊难以修复,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。”

 

现在提起车祸,胡歌说:“这场车祸就像上天的恩赐,让一直无法静下心思考学习的我,忽然有时间去充电。”

 


有人偷拍到胡歌在酒店大厅看书,旁边放着行李箱,人来人往,对他好似全无影响;给媒体朋友送礼物,别人送自己代言的各种产品、饰品,胡歌送购书卡……

 

他们清醒且有分寸,懂得自己要什么。李健说,他喜欢可控的生活,隐藏在生活里,当个旁观者。胡歌说,一个人成熟的标志,是懂得追随自己的内心。


读书为你提供更大平台 

IPIN人工智能公司统计发布了一份毕业五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酬,2016年,平均月薪过万的39所高校中,985、211院校占了30个;

 

一份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调查中,84%的高管拥有高学历,48%出身于985名校。

 

“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,受教育不是为了站上顶峰,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。”

 

好的学校意味着好的教育资源,从专业负责的老师到国家重点实验室、重点科研项目等等。

 


优秀的同龄人会激励你不断前行,丰富的校友资源为你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。

 

一纸文凭是许多人向上走的敲门砖。


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沈祖尧在2014年的毕业典礼演讲中对学生们提出了一个期望:去过“不负此生”的生活。

 

他说:“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,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,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、住的房子来作准,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、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。


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,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……这种教育能给人以对自己的观点与判断的真理,给人以倡导这种观点与判断的力量。它教他客观地对待事物,教他开门见山直奔要害,教他理清混乱的思想,教他弄清复杂的而摒弃无关的。

 


如果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了,日后面对着更多困难坎坷,恐怕也无力应对。

 

年纪轻轻就当上教授、副院长的90后,必然也是为了学习付出了很大一番心血与精力的。

 

看着他们的故事、羡慕着他们的成就之时,更应该去做的是把他们当做人生的标杆,鞭策自己奋而前行。


不读书会输掉什么

 

作家Ann Morgan曾做过一个TED演讲,名为《不读书的人到底输了什么》。

 

人们总说,通过一个人的书橱,可以认识和了解一个人,而Ann看了自己的书橱后却发现,她的书柜里居然只有英语文化类的书籍,她认识到自己进入了文学盲区,并且为此担忧不已。

 

于是,她罗列出了196个国家的书籍清单,制定了高强度的阅读计划,通过他人的翻译帮助完成了阅读。

 

在阅读中,她受到了来自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、不同价值观的冲击,但思想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。

 

她感慨:“读书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孤陋寡闻,让我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。”

 


有人在网上求助,说自己很困惑,她大学毕业,在外工作。家里有个姐姐,一直在县城里,结婚生子,家庭幸福。

 

可是每次回家,她和姐姐总会在各种事情上产生分歧,尤其是对于家庭和事业的问题。

 

她说,每次她都会心平气和地跟姐姐解释自己的想法,希望能得到姐姐的理解,从来不会指责姐姐在小城市里待久了眼界狭隘。因为她觉得,读书多也不代表就能明辨是非。

 

但姐姐总是指责她读书读傻了,连个男朋友都找不到。

 

且不论她们两人谁对谁错,单就处事态度来说,已经是天差地别。

 

妹妹不指责是因为受到的教育让她能够包容和接受不同的意见,而且她懂得读书不是为了去炫耀,或者为了瞧不起别人。

 

而姐姐则只会重复毫无意义的指责。

 

其中区别只在于,读书影响的,是一个人的眼界和看待问题的态度。


不读书的人,时间和空间是被眼前的世界禁锢着的,而读书则可以让你领略不同的人生,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与浅薄,并且时刻保持谦卑与谨慎。



学识影响眼界,眼界决定格局,而格局影响人一生。


最怕你一边鼓吹读书无用论,一边看不到平凡和“平庸”之间的天差地别。



延伸阅读:

消失的70后、焦虑的80后、奋斗的90后,谁该为“中年危机”买单?


之前,网络上一篇《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》火了,伴随着“中年油腻”,中年危机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。

“中年油腻”的走红反映出了以70后、80后为代表工薪族的深层焦虑。这种焦虑不仅表现在人到中年,身体却出了问题,头发脱落、腰酸背疼、每天端着保温杯。人们焦虑的核心是熬到了可以赚钱的年纪,却发现自己没有赚钱的空间。

如今,这种焦虑不光附身在70后、80后身上,已经蔓延到不少90后人群中。

小张,1990年生,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,是橙哥身边的一个朋友。她原先在一家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,有着5年的审计经验,并考取了注册会计师(CPA)证书。结婚后,考虑到生育和家庭,便辞去了需要经常出差和加班的审计工作。

小张原本觉得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财会专业能力,到企业中找一份相对稳定的财务工作比较容易。然而在求职过程中,却吃了闭门羹。面试单位对小张的工作能力和财务专业知识表示了肯定,但却纠结于小张的年龄问题。

在小张面试的过程中,几乎所有单位都把应聘者的年龄规定在35岁一下。而年近30的小张,已婚未育的情况成为企业拒绝她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仔细一想,企业的拒绝有一定道理。年近30已婚未育,此后小孩刚生下来的前几年,身为母亲的小张难免会为家庭而分散工作上的精力,这是用人单位不希望看到的。

可是等孩子大一点再去找工作,小张已经临近了35岁这一“警戒线”,一股焦虑感便袭上小张心头。

35岁,职场的分水岭

自古职场如青楼,不许楼里见白头。目前,中国企业的“年轻化”趋势越来越明显,打开“智联招聘”、“前程无忧”等求职网站,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,都明文规定只要35岁以下者。甚至连一些普工的招聘标准,都定在了45岁以下。人才市场上的这样一种现象被称为“35岁危机”。

这也是造成70后、80后中年危机感的重要原因。当你累积了一定工作经验,不满于现状想去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时候,却发现社会留给你改变的空间其实十分有限。每当就业季,找工作难的不止是应届毕业生,对于35岁以后的中年人,他们的求职成本、转型成本会更高。

为何在招聘市场会出现35岁——这一职场分水岭?

橙哥认为,主要有两点原因:

1.中年人的天然劣势和高昂成本。

人到中年,从体力上、精力上自然不如20多岁的年轻人。况且上有老人要赡养、下有小孩要照顾,对薪水的要求比年轻人高,精力也不可能100%投入在工作中,还需要考虑家庭。

就好比一个业务岗位,经验丰富的中年人可以达到100%工作标准,但需要月薪1万;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,可以完成70%-80%,只需要月薪5千。那作为老板,自然更倾向于聘用后者。

2.狼性文化影响企业招聘

狼性文化最早流行于互联网企业。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,人人都大谈互联网思维,主张狼性文化的企业运作思维也延伸到各行各业。

狼性文化强调员工竞争至上、拼搏至上,对工作和事业要像狼一样时刻保持“贪性”。企业不是养老院,不是混吃等死的地方,在工作中付出的越多,收获才能越多。

对比35岁以上的中年人,20-35岁的年轻人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,一无所有的他们更加适应狼性文化的企业氛围。在艰苦奋斗方面,年轻人相对更能吃苦,经得住熬夜加班;在创新方面,年轻人思维相对活跃,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应用能力更强。

对现在的企业来说,生存发展是第一要务,想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有所作为,狼性文化必不可少,体现在员工招聘环节,自然而然倾向于聘用年轻人。

既然中年人找工作难、换工作烦,那么老老实实在自己原先的工作岗位干好就可以了,何来中年危机之说?

事实上,中国企业目前的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,这一现象在互联网企业尤甚。一方面,企业在招聘环节设置了“35岁”这道生死线;另一方面,不少企业正在逐步“清理”公司中年龄达到“红线”的老员工。这才是让很多仍旧在职的老员工充满焦虑,催生“中年危机感”的核心。

早先,网上传言华为将在中国区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,在研发部门清退40岁以上老程序员的消息。虽然华为后来出面辟谣,这则消息纯属谣言。但是,华为强调拼搏奋斗、鼓励年轻人上位的企业文化却是真的。

而在2017年末,中兴网信70后程序员欧某被劝辞跳楼的新闻,也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
越来越多的老员工消失在职场,这一点我深有感触,在橙哥以前就职的单位,35岁以上的员工就非常少,连项目经理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。而身边的朋友也向我反映,企业里年龄大的员工越来越少,每年公司都会招进许多年轻血液,整个公司除了老板和高管,全是稚气未脱的面孔。

那么,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来了,35岁或40岁以上的中年人,都到哪去了?

消失的70后?

尽管未来的退休年龄很可能会延迟到65岁,但按目前60岁的退休年龄算,35-60的适龄就业人群,是指1958-1984年出生的人。其中,70后的人群正处于40-49的人生黄金阶段。

正所谓男人40一枝花,40不惑的中年人正处于精力、经验、人情世故的巅峰期。

然而我们抛开体制内如公务员、部分央企国企等单位,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,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身影,这令橙哥百思不得其解,他们究竟去哪了?

有人说,步入中年的70后及一部分80后,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后,已经晋升为公司的领导层。

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。任何公司的组织架构,其本质都是金字塔结构。有能力爬上金字塔顶端管理层的人,只占少数,屈指可数。

统计局发布的《2017中国统计年鉴》显示,我国目前35-60岁的人口占比为37.74%,20-34岁的人口占比为23.06%。若按中国13亿人口计算,20-60岁适龄就业的总人口接近8亿,其中20-34岁约有3.1亿人,35-60岁约有4.9亿人,年龄在40-49岁的70后约有2.2亿人。

数据来源:2017中国统计年鉴

若按年纪大者升为管理层的逻辑,不光70后,加上60后及部分80后,35岁以上的适龄就业人群达到4.9亿。中国有4.9亿管事的,3.1亿干事的?这个逻辑显然说不通。

另外一种创业说,同样站不住脚。相比上班拿工资,创业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,风险和成本更高,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,走创业路线的中年人也是少数。

查阅各处资料,橙哥都没有发现包括70后在内,35-60的人群的就业分布情况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在薪酬较高的互联网、金融等行业,35岁以上中年人的身影正在逐渐减少。

2017年,华为运动健康曾发布一份《2017IT四大巨头员工身体状况排行榜》的报告。报告显示,阿里巴巴、华为、百度、腾讯四大巨头的员工平均年龄分别为:32.2岁、30.1岁、29.2岁、28.9岁。

涉及到企业内部机密和敏感性,没有一家巨头出面承认这份报告中数据的真实性。但窥一豹可见全身,互联网企业员工普遍年轻化是不争事实。

在橙哥看来,除去在体制内的、爬上管理层的、创业成功的等少部分中年人,相当一部分年龄在35-60岁的人群应该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基层岗位工作,有些人甚至只是临时工。我们在车间、厂房、基建项目等地方,或许能看见他们的身影。

相比互联网企业年轻人的高昂薪水,他们拿着微不足道的薪水,却承担着上有老、下有小的巨大生活压力。

狼性文化,一把锋利的双刃剑

提到狼性文化,许多人都会想到华为。实际上,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都对狼性文化深信不疑。

在很多互联网公司,执行着“996”的工作方式,即早上9点上班,晚上9点下班,周6正常上班。加班熬夜,成为年轻人的家常便饭。

狼性文化不仅体现在拼命工作上,还强调积极竞争。不光同外部竞争,企业内部的员工之间,也强调竞争。能者上位,让年轻人“抢班夺权”成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。

这就使得狼心文化成为了一把锋利的双刃剑。从优点看,狼性文化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,挖掘了员工的内在潜力,最大化的为企业创造价值,让公司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占得先机。

从缺点看,狼性中深藏着残酷无情,你死我活的本质,在企业内部员工的竞争之中,由于人性的缺失,很容易形成强硬的刚性文化,老板与员工之间、员工与员工之间,互相提防、互相猜忌,产生巨大的内耗。

从短期看,以年轻人为动力源泉的狼性文化能让企业充满活力;从长期看,狼性文化则是摧毁企业,甚至整个就业生态的毒药。

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。上世纪70年代,日本经济高速发展,到80年代初,日本已经从战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。

那时候的日本企业跟现在中国企业主张的狼性文化非常相似,都是强调工作至上、加班至上。也是从那个时候起,日本人给世界留下了勤劳肯干、工作严谨的印象。
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赶地铁上班的日本工薪族

而随着泡沫经济到来,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,时至今日,日本GDP总量已被中国超越。

但最有意思的是,日本曾经的“狼”,如今成了“狗”。有数据统计,日本在2017年约有450万青壮劳动力不愿工作,沦为“啃老族”。这群人逐渐迈入中年,没有退休金、也没有存款,对日本已经老龄化压严重的社会福利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。

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不愿意工作了?

BBC曾对日本老龄化问题做过一期节目,其中就探究了日本年轻人从“狼”到“狗”,丧失工作热情的原因。

在上世纪70年代,日本经济高速发展,“啃老族”的父母一辈凭借狼性的奋斗精神,过上了富裕的生活。而随着日本经济衰退,到80、90这一代日本人,很多人对未来充满悲观。在他们看来,即使再奋斗、再拼搏,他们的财富水平也不会超过父母那一代,顶多与父母辈的时代持平,与其如此,不如破罐破摔,靠父母的财富也能够生活,失去了奋斗的动力。

而中国的情况则截然相反。80、90一代的中国年轻人,他们知道中国经济正在越来越好,他们知道通过自己奋斗,财富水平会超越父母那一代,过上自己梦想中的富裕生活,因此狼性文化才有了生存空间。

因此,橙哥认为,狼性文化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时代产物,它紧紧抓住了中国年轻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但企业盛行狼性文化,过分看重了年轻劳动力的作用,无形之中弱化了中老年劳动力的职场地位,催生了中年危机这一社会问题。

花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年。经济的高速发展,人才的激烈竞争,产生了70后、80后为主的中年危机焦虑,再过几年,90后也将步入35岁这一职场分水岭。

面对前有应聘限制,后有辞退危机,未来中年人该何去何从?

谁该为中年危机买单?

有人说,人到中年,到了赚钱的年龄,却没有赚钱的本事,只能怪你自己不努力、不上进。你的懒惰让你为中年危机买单。

这种鸡汤式的想法,也催生了现在知识付费、在线教育经济的兴起。

诚然,为自己充电,做更有竞争力的自己,这没有错。但说中年人为自己的中年危机买单,只能是掩耳盗铃。

未来,中国也将面临老龄化的问题。从《2017中国统计年鉴》可以看出,以13亿人口计算,目前20-60岁的适龄就业人群接近8亿,其中35-60岁人群占比61.53%,20-34岁人群占比38.47%,在35岁这个分水岭,目前青年人与中年人比例呈六四开。

再过5年,35-60岁人群占比达到65.27%,20-34岁人群占比降低到34.79%。

而10年之后,35-60岁人群占比上升至70.21%,20-34岁人群占比低至29.79%。青年人与中年人比例达到三七开。在就业市场,平均每10个人当中,就有7个人年龄在35岁以上。

未来10年适龄就业人口年龄结构占比(数据来源:2017中国统计年鉴)

可以说,未来十年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将发生结构性转变,20-34岁的劳动力比重大幅下降,更多的人将面临“中年危机”的挑战。

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,有一部分就业岗位也将由机器替代人类工作。对于身体条件不占优、就业环境不友好的中年人,这已经不是通过自我充电,就能解决的就业竞争问题。

因此,无论是70后、80后还是未来的90后,谁都不应当为中年危机买单。中年危机这个问题,是未来十年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。

从个人角度看,及时学习新鲜事物,时刻保持自我充电,是提升自身竞争力、预防未富先老的有效手段;

从企业的角度看,企业不仅有发展盈利的需求,同时还承担着社会责任。随着劳动力年龄结构的改变,我们希望看到,在未来招聘中“35岁以下”等字眼可以在招聘广告和招聘者心中消失,企业裁撤老员工的比重有所改观。

从社会的角度看,我们的思维观念应当改变。未来十年,一提到“上班族”,人们想到的不再是打着领带、喷着香水或穿着高跟鞋的年轻人。而是我们这些端着保温杯、泡着枸杞茶的中年人。

时间要流逝,经济要发展,公司要赚钱,家庭要开销,而我们,也要一起慢慢变老。



【清友学社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融科资讯中心C座B1层。我们在这里品茶论道,通过组织投资创业课堂、家长成长课堂、职业发展课堂、国学文化课堂、家庭理财课堂等学习活动,搭建一个精英阶层的终身学习平台。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参加活动——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